2019-11-01 人氣:834 [台灣 智財新聞] 資策會入圍美國百大科技獎 「智慧農業數位分身」可記錄養殖管理行為 有助精準化生產 將帶動產業升級
資策會入圍美國百大科技獎
「智慧農業數位分身」可記錄養殖管理行為 有助精準化生產 將帶動產業升級
【2019-10-29/經濟日報/A13版】
【記者蕭君暉/台北報導】
在經濟部技術處及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的支持下,資策會「智慧農業數位分身(Digital Twin Solutions for Smart Farming)」入圍美國百大科技研發獎(R&D 100 Awards),在全球1,000餘項創新技術軟體與服務類激烈角逐下脫穎而出,主辦單位將於今年12月5日在舊金山舉行頒獎典禮。
「數位分身」科技率先應用於農業數位,淬取與紀錄農民養殖管理行為技術。「智慧農業數位分身技術」產品化後,預期可降低台灣農民導入成本50%、提高生產效率30%。「數位分身」技術目前全球應用案例多運用於航太、製造業,只有台灣與荷蘭率先投入數位分身在智慧農業的研發。
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協理蘇偉仁表示,AI+HI人機跨智協作是未來趨勢,以台灣的養殖漁業為例,面臨人力不足、新技術導入成本高等痛點,在經濟部與農委會計畫支持下,讓智慧養殖場的AI,結合智慧漁民的HI,打造智慧化監控、精準化生產之能力,協助養殖漁業數位轉型。
蘇偉仁指出,目前農業雖已有許多IoT大數據,但環境藏有太多不確定因素,如氣候變遷、作物成長表現、水質變化等,即使具備大數據,仍要依靠農民自身經驗判斷下一步種植、養殖行為,高度倚賴農民個別經驗,無法穩定供應品質、數量的作物,在少子化狀況下,也面臨傳承接班的問題。
「智慧農業數位分身」技術可協助農民依據經驗及現場觀察,選擇設備參數的修改,還能進行修改前的模擬預測,做出最佳的判斷。AI也會動態學習農民的經驗、知識,進而達到協同運作、決策優化的效果。
展望未來,數位分身技術可應用在農業、漁業、茶葉等領域,建立全程數據化,品質可析,產銷履歷可溯之品質分級技術,提高科技農民的「智慧化監控」和「精準化生產」,提升傳統農漁產業生產力,達成永續經營 ,為台灣農漁業帶來產業升級的新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