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08-10 人氣:354[台灣 專利 申請] 半導體高分子奈米顆粒 可產能源氫氣
自由時報 2018年8月4日‧A14版
半導體高分子奈米顆粒 可產能源氫氣
清大研發登國際期刊
〔記者洪美秀/新竹報導〕台灣之光!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周鶴修及其團隊,研發出一種無毒性的「半導體高分子奈米顆粒」,能利用可見光產生潔淨且可再生的能源氫氣,研究成果已於七月刊登在國際頂尖觸媒期刊《ACS Catalysis》,消息傳來,令團隊非常振奮,已著手申請台灣與美國專利。
可回收再利用 申請台美專利
周鶴修說,半導體高分子奈米顆粒的太陽能產氫系統,因氫氣具極高能量密度及使用完僅產生水跟熱的特性,是非常乾淨與理想的綠色能源,被譽為取代石油的最佳終極能源;然而,現今在氫氣的製備中,九成以上都是利用甲烷生產,會產生二氧化碳,導致溫室效應等問題。
因此,如何有效利用地球上取之不盡的太陽及水以產生氫氣,是美能源部規劃未來最重要的終極產氫技術。
研究團隊作者之一的張之勵說,過去的產氫技術研究,通常會添加過渡金屬做為共催化劑以提高效率,但會造成系統高毒性的疑慮;團隊經一年研究發現,此種高分子奈米顆粒可同時提供高效率且無毒特性的優點。
周鶴修表示,這種環金屬高分子奈米顆粒的設計,是首次將原本高毒性的共催化劑引入低毒性高分子奈米顆粒中,此設計改變過去添加共催化劑會造成毒性上升且不易回收的問題。
周鶴修說,此種奈米顆粒具有可回收再利用特性,可達經濟循環,也能提高其應用加值性,除光催化產氫,也可應用在電解水產氫或無機材料產氫的系統中,團隊已著手申請台灣與美國專利。
讓台灣加入國際氫氣能源競賽
周鶴修說,包括美國、日本、德國、中國等國家,都規劃氫氣逐漸取代天然氣與石油,利用氫氣帶動所有產業,更將氫能運作的相關規劃,提升至國家能源戰略的高度,清大研究團隊這項成果與突破,可使台灣在未來氫氣能源競賽占有一席之地。